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󰍵󵭊󰏘󰍮󰍭󰌭󰍶󰍰󰍱󰍴

說 明

正  字 A00219 人-10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相也。从人,尃聲。(方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相也。从人,手寫字聲。(方遇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尃」:上「甫」之左直筆作豎,右下筆鉤起,與「專」寫法有異,寫法參「尃」(B00757)字。「博」、「搏」、「溥」、「縛」、「膊」、「薄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ㄈㄨˋㄈㄨ
漢語拼音 ㈠fù ㈡fū
釋  義

ㄈㄨˋ

1. 輔佐、輔助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傅,相也。」《左傳.桓公二年》:「封成師為曲沃伯,靖侯之孫欒賓傅之。」《史記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:「子房雖病,彊臥而傅太子。」

2. 教導、傳授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有楚大夫於此,欲其子之齊語也,則使齊人傅諸?使楚人傅諸?」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一齊人傅之,眾楚人咻之,雖日撻而求其齊也,不可得矣。」

3. 教導、傳授技藝或學業者。《史記.卷五八.梁孝王世家》:「梁王襄無良師傅,故陷不義。」《漢書.卷六七.楊胡朱梅云傳.梅福》:「當與之賢師良傅,教以忠孝之道。」

4. 攜帶。《後漢書.卷二一.任李萬邳劉耿列傳.耿純》:「選敢死二千人,俱持彊弩,各傅三矢。」《宋史.卷三三一.列傳.沈遘》:「邊人驩激,執弓傅矢,唯恐不得進。」

5. 依附。通「附」。《左傳.僖公十四年》:「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」《晉書.卷九二.文苑列傳.左思》:「至若此賦,擬議數家,傅辭會義,抑多精緻。」

6. 姓。如晉朝有傅玄。

㈡ㄈㄨ

1. 擦抹、塗抹。通「敷」。如:「傅粉施朱」。《後漢書.卷八三.逸民列傳.梁鴻》:「今乃衣綺縞,傅粉墨,豈鴻所願哉?」《新唐書.卷一三六.列傳.李光弼》:「身被數創,肅宗躬為傅藥。」

2. 陳述。通「敷」。《史記.卷三八.宋微子世家》︰「凡厥庶民,極之傅言,是順是行,以近天子之光。」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下》:「中宗明明,夤用刑名,時舉傅納,聽斷惟精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