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󲕝

說 明

正  字 A01663 手-12-15
說文釋形 「撈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勞」: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上之雙「火」,末筆改點,「冖」為「冂」之變形;下半作「力」,寫法參「勞」字。
注  音 ㄌㄠˊㄌㄠ
漢語拼音 ㈠láo ㈡lāo
釋  義

ㄌㄠˊ

「撈什子」:令人厭惡之物。亦作「勞什子」。

㈡ㄌㄠ

1. 從水或其他液體中取物。唐.舒元輿〈坊州按獄〉詩:「山禿逾高採,水窮益深撈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回:「撈起一婦人屍首,雖然日久,其屍不爛,宮樣裝束,項下帶一錦囊。」

2. 探取、拿取。宋.朱熹〈答廖子晦〉:「蓋性命之理雖微,然就博文約禮實事上看,亦甚明白。正不須向無形象處東撈西摸,如捕風繫影,用意愈深而去道愈遠也。」《野叟曝言》第八三回:「水手見海師跳海,知船必覆,每人撈一塊板,爭先投海。」

3. 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財物。如:「撈油水」、「他趁機撈了一筆。」《金瓶梅》第五七回:「打哄了燒苦蔥,咱勾當兒不做?卻被那些潑皮賴虎,常常作酒撈錢抵當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