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󲔬󲔫󲔭𢶈󲔮𦦰

說 明

正  字 A01648 手-10-13
說文釋形 「搗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手推也。一曰築也。从手,手寫字聲。(都皓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手椎也。一曰築也。从手,手寫字聲。(都皓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本作「手寫字」,从手,手寫字聲,楷書寫法通行作「搗」: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島」:上作「鳥」之省形,起筆作撇,次作豎筆;下「山」之末筆作短豎,寫法參「島」字。本典收「擣」(B01434)為次常用字,兼為「搗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ㄉㄠˇ
漢語拼音 dǎo
釋  義

1. 捶打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搗,手椎也。」北周.庾信〈夜聽搗衣〉詩:「秋夜搗衣聲,飛度長門城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「走著看著,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,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。」

2. 撞擊。如:「搗米」、「搗藥」。宋.魏泰《東軒筆錄》卷七:「於是以腳船數十,前設巨碓,以搗流冰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四回:「那莊家連忙取半隻熟狗肉,搗些蒜泥,將來放在智深面前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「不由分說,走上去,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,劈臉就是一個大嘴巴,打的烏龜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。」

3. 攻打。清.蒲松齡〈代王玉斧戲答王掄史〉:「他日直搗黃龍,縱軍旁掠,則切膚之災,弟亦不能卵翼之矣。」

4. 擾亂、戲弄。如:「搗亂」、「搗麻煩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二四回:「只講老孫會搗鬼,原來這道童會綑風!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四回:「偏偏那天又在公館裡被端甫遇見,作賊心虛,從此就不敢再到端甫處搗鬼了。」

5. 損壞。《西遊記》第二五回:「我把你這猢猴!怎麼弄手段搗了我的灶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九回:「頭一天剛到局,簇新的被褥床帳,撕的撕,裂的裂,俱被搗毀一空。」

⇒「擣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