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𢭊󲔧𢭌󲔢󲔦󲔥󲔣󲔟󲔨󲔡󲔠󲔪𢳘󲔤󲔞󲔩

說 明

正  字 A01647 手-10-13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動也。从手,䍃聲。(余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動也。从手,䍃聲。(余招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手寫字」:上作「手寫字」,為「肉」之變形,不作「手寫字」;下「缶」之末筆作豎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10442)字。「瑤」、「謠」、「遙」、「鷂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ㄧㄠˊ
漢語拼音 yáo
釋  義

1. 擺動、晃動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搖,動也。」《文選.古詩十九首.迴車駕言邁》:「四顧何茫茫,東風搖百草。」南朝梁.蕭統《梁昭明太子文集.卷四.陶淵明集序》:「白璧微瑕者,惟在閒情一賦。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,卒無諷諫,何必搖其筆端,惜哉,亡是可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種樹郭橐駝傳〉:「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,搖其本以觀其疏密,而木之性日以離矣。」

2. 騷擾、混亂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七國同役而不同心,……三國敗,諸侯之師乃搖心矣。」《淮南子.泰族訓》:「未有能搖其本而靜其末,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。」唐.皮日休〈移元徵君書〉:「得喪不可搖其心,榮辱不能動其志。」

3. 急速、迅疾。《廣雅.釋詁上》:「搖,疾也。」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六:「汩、搖,疾行也。南楚之外曰汩,或曰搖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抽思》:「願搖起而橫奔兮,覽民尤以自鎮。」南朝梁.江淹〈恨賦〉:「搖風忽起,白日西匿。」

4. 上升、飄揚。《廣雅.釋詁下》:「搖,上也。」清.王念孫.疏證:「搖,亦躍也,方俗有輕重耳。」《管子.君臣》:「夫水,波而上,盡其搖而復下,其勢固然者也。」漢.班固〈西都賦〉:「風舉雲搖,浮遊溥覽。」

5. 遙遠。通「遙」。《史記.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舒閬風而搖集兮,亢烏騰而一止。」南朝梁.沈約〈卻東西門行〉:「搖裝非短晨,還歌豈明發。」

6. 姓。如漢代有搖毋餘。《廣韻.平聲.宵韻》:「搖,又姓。東越王搖句踐之後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