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󲒷󲒵󲒶𢭉󲒴󲒸󲒳𢰔

說 明

正  字 A01622 手-09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刺肉也。从手,从臿。(楚洽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刺內也。从手,臿聲。(楚洽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臿」:「臼」中作「干」,不作「千」;中豎不向下穿「臼」
,寫法參「臿」(B03739)字。
注  音 ㄔㄚ
漢語拼音 chā
釋  義

1. 刺入、扎入。如:「一根針插進我的手掌了。」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插,刺肉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開春論.貴卒》:「(吳起)伏屍插矢而疾言曰:『群臣亂王。』」

2. 放進、擺入。如:「插花」、「筆插入筆筒」。唐.李白〈胡無人行〉:「流星白羽腰間插,劍花秋蓮光出匣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○回:「當地放著一張梨花大理石大案,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,並數十方寶硯,各色筆筒、筆海內插的筆,如樹林一般。」

3. 栽種。唐.王維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〉詩:「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」宋.陸游〈時雨〉詩:「時雨及芒種,四野皆插秧。」

4. 鍬。同「鍤」。《史記.卷八二.田單列傳》:「田單知士卒之可用,乃身操版插,與士卒分功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七.姑妄聽之三》:「狐女忽遣老嫗,市一棺,且具插畚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