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1610 手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舉出也。从手,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掀公出於淖。」(虛言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舉出也。从手,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掀公出於淖。」(虛言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欣」:左半之「斤」,橫筆接於豎撇筆,稍下於兩撇筆交接處;右「欠」之長撇筆,起筆不接上橫鉤,寫法參「欣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ㄢ
漢語拼音 xiān
釋  義

1. 舉起、揭開、打開。如:「掀窗簾」、「掀開鍋蓋」、「掀起蓋頭。」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掀,舉出也。」《左傳.成公十六年》:「乃掀公以出於淖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六○回:「連忙上前來打簾子,將掀起時,只見芳官自外帶笑跑出。」

2. 吹翻、翻動。如:「颱風把屋頂都掀了。」唐.白居易〈風雨晚泊〉詩:「青苔撲地連春雨,白浪掀天盡日風。」宋.陸游〈幽事絕句〉六首之三:「昨夕風掀屋,今朝雨壞牆。」

3. 攻取、推翻。《宋史.卷四○五.列傳.王居安》:「放兵四劫,掀永新,撇龍泉,江西列城皆震。」宋.辛棄疾〈滿江紅.和廓之雪〉詞:「記少年駿馬走韓盧,掀東郭。」

4. 拋甩。如:「掀下馬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三回:「誰知京外拿車,把車上的東西不由分說都掀在地下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七回:「當下叫小廝搬出三十錠大元寶來,望桌上一掀。」

5. 翹。如:「掀尾」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五七回:「權見其人濃眉掀鼻,黑面短髯,形容古怪,心中不喜。」《關漢卿戲曲集.山神廟裴度還帶.第二折》:「五露者,是眼突、耳反、鼻仰、唇掀、喉結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