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󷇣

說 明

正  字 A00209 人-09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桐人也。从人,禺聲。(五口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禺」:中豎直貫而下至「禸」;「禸」共五畫,左上豎、橫相接交叉出頭,寫法參「禺」(B03083)字。「寓」、「愚」、「遇」、「隅」、「萬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 ǒu
釋  義

1. 用土、木、金屬等材料雕塑之人像。如:「泥偶」、「布偶」、「陶偶」。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:「今者臣來過於淄上,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三九回:「真個是校尉階前如木偶,將軍殿上似泥人。」

2. 配偶。如:「怨偶」、「佳偶天成」。晉.陶淵明〈閑情賦〉:「鳥淒聲以孤歸,獸索偶而不還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「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,且居處膏梁錦繡之中,竟如槁木死灰一般。」

3. 婚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「如欲偶吾者,必先投詩,吾當自擇。」元.白樸《東牆記》第二折:「你待教媒人偶成……俺姐姐念舊盟,想舊情,何須媒證?」

4. 同伴。《史記.卷九一.黥布列傳》:「迺率其曹偶,亡之江中為群盜。」宋.蘇軾〈石鼓〉詩:「登山刻石頌功烈,後者無繼前無偶。」

5. 雙數,與「奇」相對。如:「二、四、六……都是偶數。」《易經.繫辭上》「天一地二」句下唐.孔穎達.疏:「此言天地陰陽自然奇偶之數也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麗辭》︰「大夫聯辭,奇偶適變,不勞經營。」

6. 匹敵。《抱朴子.外篇.鈞世》:「諸碩儒高才之賞文者,咸以古詩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賢之所作也。」唐.薛能〈牡丹〉詩四首之二︰「自高輕月桂,非偶賤池蓮。」

7. 相對也。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,以古非今者族。」《太平廣記.卷四八四.李娃傳》:「與生偶坐,因曰:『某有女嬌小,技藝薄劣,欣見賓客,願將見之。』」

8. 碰巧、非常態者。如:「偶遇」、「偶發」。宋.歐陽修〈縱囚論〉:「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可偶一為之。」《太平廣記.卷三七四.鄭仁本弟》:「某偶入此徑,迷路,君知向官道無?」

9. 姓。如明代有偶桓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