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󲐗󲐖

說 明

正  字 A01579 手-07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榏〔搤〕也。从手,足聲。一曰握也。(側角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搤也。从手,足聲。一曰握也。(側角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足」:「口」下作一豎、一短橫,豎筆上下接,末二筆作撇、捺,寫法參「足」字。
注  音 ㄓㄨㄛ
漢語拼音 zhuō
釋  義

1. 握住、拿。如:「捉襟見肘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捉,搤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捉髮走出。」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容止》:「魏武將見匈奴使,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,使崔季珪代,帝自捉刀立床頭。」

2. 逮捕、抓住。如:「捕捉」、「活捉」、「捉賊」、「捕風捉影」、「貓捉老鼠」。《字彙.手部》:「捉,捕也。」《三國志.卷三六.蜀書.關張馬黃趙傳.馬超》:「超負其多力,陰欲突前捉曹公。」唐.杜甫〈石壕吏〉詩:「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二二回:「宋太公三年前出了宋江的籍,告了執憑文帖。見有抄白在此,難以勾捉。」

3. 撿、拾取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德行上》:「見地有片金,管揮鋤與瓦石不異,華捉而擲去之。」南朝梁.釋求那毗地《百喻經.為王負機喻》:「若見女人一髮在地,自言持戒,不肯捉之。」

4. 操持。南朝梁.釋求那毗地《百喻經.口誦乘船法而不解喻》:「當如是捉,如是正,如是住。」南朝梁.簡文帝〈櫂歌行〉:「風生解刺浪,水深能捉船。」

5. 促、靠近。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,將內揵。」《宋元話本集.鄭意娘傳》:「思厚是夜與周義捉足而臥。」

6. 扼守、鎮守。《隋書.卷五一.列傳.長孫覽》:「於是遣捉相州。」宋.楊汝翼《順昌戰勝破賊錄》:「營寨過敵,則又把路捉巷。」

7. 找、趁。《京本通俗小說.錯斬崔寧》:「當下權且歡天喜地,並無他說。明日捉個空,便一逕到臨安府前叫起屈來。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二回:「我去做個貼身幫閒,落得捉空調情,討些便宜。」戲弄。《紅樓夢》第一二回:「此時賈瑞前心猶是未改,再想不到是鳳姐捉弄他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八回:「是待算計捉弄我了。」

8. 介詞,相當於「把」。《敦煌變文.燕子賦》:「向吾宅裏坐,卻捉主人欺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六.俞仲舉題詩遇上皇》:「身邊銅錢又無,吃了卻捉甚麼還他?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