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󲎭

說 明

正  字 A01551 手-05-08
說文釋形 「抬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台」:上作「厶」,一撇挑、一點;下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台」字。
注  音 ㄊㄞˊ
漢語拼音 ㈠tái ㈡chī
釋  義

ㄊㄞˊ

1. 舉起、仰起。《龍龕手鑑.手部》:「抬,舉也。」宋.岳飛〈滿江紅.怒髮衝冠〉詞:「抬望眼,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「抬頭看時,上面有個大匾額,乃是六個大金字。」

2. 數人合力扛舉。唐.白居易〈馬墜強出贈同座〉詩:「足傷遭馬墜,腰重倩人抬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「俄而大轎內抬著一個烏紗猩袍的官府過去。」

3. 提升、提高。《宋史.卷一八一.食貨志下三》:「中書議陝西鹽鈔,出多虛鈔,而鹽益輕,以鈔折兌糧草,有虛抬邊糴之患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四七回:「因他從前在香港時很有些上等外國人同他來往,故而自己也不得不高抬身價。」

4. 爭辯、鬥嘴。如:「三人抬不過個理字」。

5. 合夥騙人。如:「他們倆抬我一人兒。」

6. 量詞。計算二人合力所扛物品的單位,一摃即一抬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○回:「到第三日,婁府辦齊金銀珠翠首飾,裝蟒刻絲細緞綾羅衣服,羊酒、果品,共是幾十抬,行過禮去。」

㈡ㄔ

⇒「笞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