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536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𢬴也。从手,占聲。(奴兼切) |
字樣說明 |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占」:上作一豎、一短橫,寫法參「占」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nián ㈡niǎn ㈢diān |
釋 義 | ㈠ 1. 以手指夾取、捏取。如:「拈香」、「拈鬮」、「拈花微笑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拈,𢬴也。」唐.杜甫〈漫興〉詩九首之八:「捨西柔桑葉可拈,江畔細麥復纖纖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○回:「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,拈了一根,遞與平兒。」 2. 拿、執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六回:「文醜回頭見二將趕上,遂按住鐵鎗,拈弓搭箭,正射張遼。」 3. 耍弄、習弄。元.張國賓《合汗衫》第三折:「自家陳豹,年長一十八歲,膂力過人,十八般武藝,無有不拈,無有不會。」 ㈡ 以手指搓揉。通「捻」。如:「拈線」、「拈燈心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○:「婆媳兩個在家績麻拈苧,自做生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五回:「賈政在外,心驚肉跳,拈鬚搓手的等候旨意。」 ㈢ㄉㄧㄢ 用手估量物品的輕重。通「掂」。《景德傳燈錄.卷一二.鎮州臨濟義玄禪師》:「黃檗將钁钁地云:『我這個,天下人拈掇不起。』」元.無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一折:「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,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