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󲌺󲌹󲌲󲌻󲌶󲌵󲌳󲌸󲌼󲌷󲌴

說 明

正  字 A01505 手-04-07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扞也。从手,亢聲。手寫字,抗或从木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作胡郎切。」(苦浪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扞也。从手,亢聲。手寫字,抗或从木。(苦浪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亢」:「亠」下作「几」,末筆為一橫豎曲鉤,寫法參「亢」字。
注  音 ㄎㄤˋ
漢語拼音 kàng
釋  義

1. 抵禦、抵擋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抗,扞也。」《列子.黃帝》:「而以道與世抗,必信矣夫。」唐.韓愈〈張中丞傳後敘〉:「何苦守尺寸之地,食其所愛之肉,以與賊抗而不降乎?」

2. 違逆、拒從。《荀子.臣道》:「有能抗君之命,竊君之重。」宋.梅堯臣〈汝墳貧女〉詩:「郡吏來何暴,縣官不敢抗。」

3. 對等、匹敵。如:「抗衡」、「分庭抗禮」。《後漢書.卷四○.班彪列傳下》:「榮鏡宇宙,尊無與抗。」唐.李賢.注:「抗,猶敵也。」北魏.酈道元《水經注.江水注》:「有大巫山,非惟三峽所無,乃當抗峰岷峨,偕嶺衡疑。」

4. 舉起、撐持。漢.揚雄〈羽獵賦〉:「移珍來享,抗手稱臣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洛神賦〉:「抗羅袂以掩涕兮,淚流襟之浪浪。」

5. 剛直、正直。《史記.卷八三.魯仲連鄒陽列傳.鄒陽》:「亦可謂抗直不撓矣」。南朝梁.蕭統《文選.序》:「若賢人之美辭,忠臣之抗直。」

6. 高、高尚。如:「抗志」。《楚辭.宋玉.九辯》:「堯舜之抗行兮,瞭冥冥而薄天。」《淮南子.說山》:「申徒狄負石自沉於淵,而溺者不可以為抗。」漢.高誘.注:「抗,高也。」

7. 姓。如漢代有抗徐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