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󲊗󲊘󲊖󰍾󷉕󰐕󲀆𠋰󲄵󰒼󹛿󰐗󲊙󲊩󲊣𡠽󲊨󲊦𢦫󲊭󲊡󲊚󲊞󲊟󲊫󲊮󲊪󲊬󲊰󲊥𩒛

說 明

正  字 A01476 戈-07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戉也。从戉,尗聲。(倉歷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戉也。从戉,尗聲。楷書寫法:「戉」變易如「戊」,左下作「尗」,下豎筆鉤起。獨用及當右偏旁時如此,如︰「槭」(B01822)字。若為上偏旁時,「尗」之鉤筆改豎筆,如︰「慼」、「蹙」等字。本典收「尗」為「菽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ㄑㄧㄘㄨˋ
漢語拼音 ㈠qī ㈡cù
釋  義

㈠ㄑㄧ

1. 武器名。即斧,亦可作為舞具。《說文解字.戉部》:「戚,戉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公劉》:「弓矢斯張,干戈戚揚。」《禮記.明堂位》:「朱干玉戚,冕而舞大武。」

2. 親近。《書經.金縢》:「未可以戚我先王。」《詩經.大雅.行葦》:「戚戚兄弟,莫遠具爾。」

3. 憤怒。《禮記.檀弓下》:「舞斯慍,慍斯戚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戚,憤恚。」

4. 悲哀、憂傷。《後漢書.卷一七.馮岑賈列傳.馮異》:「自伯升之敗,光武不敢顯其悲戚。」唐.韓愈〈爭臣論〉:「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,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。」

5. 親屬。《後漢書.卷二六.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.趙憙》:「二十六年,帝延集內戚讌會,歡甚。」元.張可久〈點絳脣.歸去來兮〉曲:「悅高朋故戚,共談玄講理,辦登山翫水,早休官棄職,遠紅塵是非。」

6. 姓。如明代有戚繼光。

ㄘㄨˋ

急迫、緊迫。同「促」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》:「不微至,無以為戚速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