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󰋦󰋨󰋧󹀊󰋩󰋏󰎭

說 明

正  字 A00196 人-08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俾也。从人,兒聲。(五雞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俾也。从人,兒聲。(五雞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兒」:上半作「臼」,篆形象小兒頭囟未合,楷書寫法同「臼」字;下半作「儿」,二筆皆接上橫,寫法參「兒」字。
注  音 ㄋㄧˊㄋㄧˋ
漢語拼音 ㈠ní ㈡nì
釋  義

ㄋㄧˊ

1.俾也、益也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倪,俾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然則倪亦訓益也。」

2.分界、分際、邊際。《集韻.平聲.佳韻》:「倪,極際也。《莊子》:『不知端倪。』」唐.岑參〈宿鐵關西館〉詩:「雪中行地角,火處宿天倪。」明.高啟〈施君眠雲堂〉詩:「浩然身欲飄,若乘無倪舟;朝至乎帝郷,夕返乎仙洲。」

3.區分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惡至而倪貴賤,惡至而倪小大。」

4.孩童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王速出令,反其旄倪,止其重器,謀於燕眾,置君而後去之,則猶可及止也。」宋.朱熹.注:「旄,老人也;倪,小兒也。」《舊唐書.卷九.玄宗本紀下》:「於時垂髫之倪,皆知禮讓。」

5.吳語。指我、我們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○回:「嫁人是一生一世格事體,倪又勿是啥林黛玉、張書玉,歇歇嫁人,歇歇出來,搭俚弄白相。」《海上花列傳》第一回:「照應倪妹子,阿有倽勿好。」

6.姓。如元代有倪瓚。

ㄋㄧˋ

「俾倪」:

 ⑴ 斜視。《史記.卷七七.魏公子列傳》:「侯生下見其客朱亥,俾倪故久立,與其客語,微察公子。」也作「睥睨」。

 ⑵ 城上矮牆。《墨子.備城門》:「俾倪廣三尺,高二尺五寸。」亦作「埤堄」、「睥睨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