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󲂺󲂻󲂷𢢔󲂸󲂹

說 明

正  字 A01419 心-11-14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惰也。从心,曼聲。一曰慢,不畏也。(謀晏切)
字樣說明 「忄」旁右作「曼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曰」,寫法參「曼」字。
注  音 ㄇㄢˋ
漢語拼音 màn
釋  義

1. 怠惰。如:「怠慢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慢,惰也。」《荀子.禮論》:「其立聲樂怡愉也,不至於流淫惰慢。」晉.李密〈陳情表〉:「臣具以表聞,辭不就職,詔書切峻,責臣逋慢。」

2. 輕侮、輕視。《左傳.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大官大邑,所以庇身也,我遠而慢之。」唐.韓愈〈答馮宿書〉:「雖不肖人至,未嘗敢以貌慢之。」

3. 驕傲、無禮。如:「輕慢」、「悖慢」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侮慢自賢,反道敗德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譴告》:「子弟傲慢,父兄教以謹敬。」

4. 速度低、動作輕。如:「慢車」、「慢動作」。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輕攏慢撚抹復挑,初為霓裳後六么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八回:「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又撲,然後把驢子牽來,重復騎上,慢慢的行。」

5. 稍緩、從緩。如:「且慢生氣,先聽聽他怎麼說。」《醒世恆言.卷一七.張孝基陳留認舅》:「因有手遲腳慢的,眼看別人賺錢,心中不忿,卻去過老面前搬嘴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四三回:「如今按下江南之事慢表,且說安徽省安慶省城……。」

6. 美麗、漂亮。唐.白居易〈憶舊遊〉詩:「修娥慢臉燈下醉,急智繁弦頭上催。」五代十國.李煜〈菩薩蠻.蓬萊院閉天臺女〉詞:「臉慢笑盈盈,相看無限情。」

7. 宋詞體制。長調稱為「慢」,以調長聲緩得名。如〈聲聲慢〉、〈揚州慢〉、〈木蘭花慢〉等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