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󲂳󲂶󲂴󲂵

說 明

異 體 字 A01418-001 心-04-07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玉篇.心部.忼字》。
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ㄎㄤㄎㄤˇ
漢語拼音 ⑴kāng ⑵kǎ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忼」為「慷」之異體。「慷」字見《漢隸字源.上聲.蕩韻》引〈周憬功勳銘〉及〈中常侍樊安碑〉。

「忼」字見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,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曰:「忼慨也,忼慨壯士不得志於心也。從心亢聲。」(大徐本僅作「既也」)《漢隸字源.上聲.蕩韻》引〈孫叔敖碑〉隸定作「忼」,《玉篇.心部》以「忼」、「慷」同字,《廣韻.上聲.蕩韻》、《集韻.平聲.唐韻》並同。

按:「忼」從亢聲,「慷」從康聲,「亢」者古郎切、見母,「康」者苦岡切、溪母,二字俱為段氏古音之第十部、曾氏運乾古音之陽聲央攝,是「亢」、「康」古音同也,則「忼」之作「慷」,乃為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,依《說文》,當以「忼」為正,然今既以後起之「慷」為正,則「忼」為其異體是也,故可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