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1390-015󲀪󲀦󲀥𢞑󲀩󲀫󲀨𢡢𢢠󲀬󲀭𢣖󲀧

說 明

正  字 A01390 心-09-12
說文釋形 「惰」《說文》作「憜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不敬也。从心,手寫字省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執王憜。」手寫字,憜或省28e0f手寫字,古文。(徒果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不敬也。从心,手寫字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執王憜。」手寫字,憜或省28e0f手寫字,古文。(徒果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右下从肉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月」,與「隋」字同。「墯」(B00589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ㄉㄨㄛˋ
漢語拼音 duò
釋  義

1. 不敬重、不莊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惰,不敬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十一年》:「晉侯其無後乎!王賜之命而惰於受瑞,先自棄也已,而何繼之有?」《梁書.卷九.列傳.王茂》:「居處方正,在一室衣冠儼然,雖僕妾莫見其惰容。」

2. 懈怠、懶散。《玉篇.心部》:「惰,怠也。」《書經.盤庚》:「惰農自安,不昏作勞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五回:「探春道:『你雖不會作,也不要你作,你只監察著我們裡頭有偷安怠惰的,該怎麼樣罰他就是了。』」

3.衰敗,敗壞。《墨子.修身》:「雄而不脩者,其後必惰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