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󲀎󲀍󲀌𢛩

說 明

正  字 A01384 心-08-12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懣也。从心,門聲。(莫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懣也。从心,門聲。(莫困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懣也。从心,門聲。楷書寫法:外作「門」,筆順在先;內作「心」,筆順在後,寫法參「門」字。「燜」、「蕄」(B04071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ㄇㄣˋㄇㄣ
漢語拼音 ㈠mèn ㈡mēn
釋  義

ㄇㄣˋ

1. 苦惱不快。如:「煩悶」、「苦悶」。《說文解字.門部》:「悶,懣也。」唐.杜甫〈江亭〉詩:「故林歸未得,排悶強裁詩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「悶的很,你出去逛逛不是?」

2. 昏沉、失去知覺。《梁書.卷四五.列傳.王僧辯》:「世祖因斫之,中其左髀,流血至地。僧辯悶絕,久之方蘇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一一五回:「畢竟張橫悶倒。」

3. 病名。清.余師愚《疫病篇》:「所謂悶證,熱毒深伏於內,而無發露於外也。」

㈡ㄇㄣ

1. 空氣不流通或氣壓低而引起的不暢快感。如:「悶熱」、「天氣酷熱,房間好悶。」

2. 密閉使不透氣。如:「悶飯」、「把菜再悶一會兒。」亦作「燜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一回:「看見鍋裡煮的雞和肉噴鼻香,又悶著一鍋好飯。」

3. 形容不靈活貌。如:「悶頭悶腦」。

4. 長時間待在一處。如:「別老悶在家裡,到外頭走走吧!」

5. 藏放。如:「有話就說出來,不要悶在心裡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