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372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![]() |
字樣說明 | 「忄」旁右作「長」:上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半作一豎挑、一撇、一捺,末二筆撇不穿捺,寫法參「長」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chàng |
釋 義 | 1. 怨恨。如:「悵望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悵,望恨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望其還而不至為恨也。」《史記.卷四八.陳涉世家》:「陳涉少時,嘗與人傭耕,輟耕之壟上,悵恨久之。」唐.杜甫〈詠懷古跡〉詩五首之二:「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」 2. 失意、不痛快。如:「悵然」、「惆悵」。澤存堂本《玉篇.心部》:「悵,惆悵失志也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神女賦〉:「罔兮不樂,悵然失志。」晉.陶淵明〈歸去來辭〉:「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?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