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𡥐𡥏𢚦󱾥󱾣󱾢󱾤𢠜𢨋

說 明

正  字 A01360 心-07-10
說文釋形 「悖」《說文》作「誖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亂也。从言,孛聲。手寫字,誖或从心。手寫字,籀文誖,从二、或。(蒲沒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亂也。从言,孛聲。手寫字,誖或从心。手寫字,籀文誖,从二、或。(蒲沒切)
字樣說明 「忄」旁右作「孛」︰「冖」上作「十」,下作「子」,寫法參「孛」(B00730)字、「勃」字。
注  音 ㄅㄟˋㄅㄛˊ
漢語拼音 ㈠bèi ㈡bó
釋  義

ㄅㄟˋ

1. 違背、違反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誖,亂也。誖或从心。」《國語.周語上》:「而後王斟酌焉,是以事行而不悖。」《荀子.性惡》:「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。」

2. 謬誤,不合事理。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聖人憂民如此其明也,而稱以無為,豈不悖哉!」

3. 掩蔽。《莊子.胠篋》:「故上悖日月之明,下爍山川之精,中墮四時之施。」唐.王勃 〈上劉右相書〉:「山野悖其心跡,煙霧養其神爽。」

⇒「誖」之異體

ㄅㄛˊ

旺盛。通「勃」。《左傳.莊公十一年》:「禹湯罪己,其興也悖焉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