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𢙊

說 明

正  字 A01346 心-06-10
說文釋形 手寫字,縱也。从心,次聲。(資四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縱也。从心,次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次」︰左半作兩短橫,不作「冫」;右「欠」之長撇筆,起筆不接上橫鉤,末捺改頓點,寫法參「次」字。「懿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ˋ ㈡(又音)
漢語拼音 ㈠zì ㈡(又音)zī ㈢cī
釋  義

ˋ

1. 本義為放縱。如:「恣情作樂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恣,縱也。」漢.張衡〈思玄賦〉:「淹棲遲以恣欲兮,耀靈忽其西藏。」三國魏.陳琳〈檄吳將校部曲文〉:「及吳王濞驕恣,屈強猖猾始亂。」

2. 任憑、聽任。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諾,恣君之所使之。」《史記.卷八六.刺客列傳.荊軻》:「車騎美女,恣荊卿所欲,以順適其意。」

3. 任意的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聖王不作,諸侯放恣。」《三國志.卷六.魏書.董二袁劉傳.袁術》:「昔秦末世,肆暴恣情,虐流天下,毒被生民。」《隋書.卷二○.天文志中》:「太陽之精,赤鳥七宿之域,有謀反,恣虐為害,主失夏政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○八回:「諸葛恪專權恣虐,殺害公卿,將有不臣之心。」

㈡ㄗ,ˋ之又音。

㈢ㄘ

1. 暴橫、放縱的。《史記.卷六一.伯夷列傳》:「盜蹠日殺不辜,肝人之肉,暴戾恣睢,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,竟以壽終。」《後漢書.卷五二.崔駰列傳》:「黎、共奮以跋扈兮,羿、浞狂以恣睢。」

2. 自得的樣子。《集韻.平聲.脂韻》:「恣睢,自得皃(貌)。」《莊子.大宗師》:「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,而劓汝以是非矣。汝將何以遊夫遙蕩恣睢,轉徙之塗乎?」《楚辭.屈原.遠遊》:「欲度世以忘歸兮,意恣睢以擔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