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𠄨󱽬󱽮󱽯󱽨󱽪𢘆󱽩󱽫𢛢󱽭

說 明

正  字 A01339 心-06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當也。从心,从舟,在二之間上下,必以舟施,恒也。手寫字,古文恒,从月。《詩》曰:「如月之恒。」(胡登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常也。从心、舟,在二之間上下,心以舟施,恆也。手寫字,古文恆,从月。《詩》曰:「如月之恆。」(胡登切)
字樣說明 「忄」旁右作「亙」︰篆文象「舟」於目的地間往返長久之形,借以喻有恆,寫法同「亙」字。俗寫右半作「亘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「堩」(B00550)、「揯」(B01336)、「緪」(B03406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ㄏㄥˊ
漢語拼音 héng
釋  義

1.長久、不變。如:「恆心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二部》:「恆,常也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無恆產而有恆心者,惟士為能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物色》:「然物有恆姿,而思無定檢。」

2.平常、普通。《莊子.大宗師》:「是恆物之大情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八三.逸民列傳.梁鴻》:「鄰家耆老,見鴻非恆人,乃共責讓主人,而稱鴻長者。」

3.長久不變之意志。如:「持之以恆」。《論語.子路》:「南人有言曰:『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。』」漢.崔瑗〈座右銘〉:「行之苟有恆,久久自芬芳。」

4.經常。《書經.伊訓》:「敢有恆舞于宮,酣歌于室,時謂巫風。」《晉書.卷九四.隱逸列傳.陶潛》:「性嗜酒,而家貧不能恆得。」

5.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巽(☴)下震(☳)上。表長久不變之道。

6.恆山,橫跨大陸地區山西省與河北省,為五嶽之北嶽。《字彙.心部》:「恆,又恆山,北嶽。」宋.王應麟《玉海》卷二○:「山高者莫大於岳,川大者莫大於瀆,五岳嵩、岱、衡、華、恆;四瀆江、河、淮、濟。」

7.姓。如漢代有恆奕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