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𠄨󱽬󱽮󱽯󱽨󱽪𢘆󱽩󱽫𢛢󱽭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339-001 𠄨 二-05-07
注  音 ㄏㄥˊ
漢語拼音 hé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恆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二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常也,從心舟,在二之間上下,心以舟施恆也。手寫字,古文恆,從月。」胡登切。

《玉篇.二部》手寫字,古文恆。又《字彙.二部》手寫字,古文恒字。此形由來據《正字通.心部》恆,注云:「《六書統》合月舟作手寫字,省作手寫字。《集韻》古作手寫字手寫字,俗作手寫字。《長箋》因俗本《說文》作手寫字,謂夕為月省,改作手寫字」。然此字體製不一,從月從舟難辨。而《說文解字.二部》段注:「此篆轉寫訛舛,既云從月,則左當作手寫字,不當作夕也……又按門部之古文閒作手寫字,蓋古文月字略似外字……」。

今據字書,多以「手寫字」為古恆字,當從《說文》古文「手寫字」楷化而得。《異體字手冊.九畫》亦收「手寫字」為「恆」之古文。以「手寫字」同「恆」,故收為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339-002 心-06-09
注  音 ㄏㄥˊ
漢語拼音 hé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恒」為「恆」之異體。

《隸辨.平聲.登韻》引〈郙閣頌〉恒,注云:「〈按〉《說文》作手寫字,從心從手寫字。《佩觿》云:『手寫字字從二間舟』今之隸書轉舟為日。」而《字彙.心部》、《正字通.心部》皆以「恒」為俗恆字。《重訂直音篇.心部》恒同恆。

故「恒」字,或從隸變、楷化而得,且俗與「恆」同,收為異體可也。

異 體 字 A01339-003 𢛢 心-08-11
注  音 ㄏㄥˊ
漢語拼音 hé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恆」之異體。

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怕,注云:「胡登切。國諱。《說文》常也。從心從舟,在二之間上下,心以舟施常也。古作手寫字。」又《六書正譌.平聲.蒸登韻》手寫字,胡澄切。常也,從心手寫字聲。俗作恒」。《字彙補.心部》手寫字,古文手寫字字。《重訂直音篇.心部》恆、手寫字同恒。

從心舟,篆作「手寫字」,則此字形當從篆楷化而得。今以「手寫字」、「恆」既同,故收為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1339-004 𢘆 心-05-08
注  音 ㄏㄥˊㄏㄥˊ
漢語拼音 héng #hé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恆」之異體。

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收「手寫字」,注云:「胡登切。國諱。《說文》:常也,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,心以舟施常也」。又見《集韻考正.平聲.登韻》恒,注云:「宋避真宗諱改常,傳寫者訛為當耳」。

故知「手寫字」字乃為避諱而省變,今據《字彙.心部》手寫字與恆同。收「手寫字」為「恆」之異體。

#「𢘆」另兼正字

*此形為避北宋真宗趙恒諱而省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