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𠬭󱼯󱼲󱼰󱼭𢘪󱼮󱼱󱼳

說 明

正  字 A01325 心-05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異也。从心,圣聲。(古壞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異也。从心,圣聲。(古壞切)
字樣說明 「忄」旁右作「圣」(音ㄎㄨ),上作「又」,下作「土」,寫法參「圣」(C01605)字。按:此字或作「恠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
注  音 ㄍㄨㄞˋ
漢語拼音 guài
釋  義

1. 奇異、非常態。如:「怪模怪樣」、「奇形怪狀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怪,異也。」《周禮.天官.閽人》:「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,喪服凶器不入宮,潛服賊器不入宮,奇服怪民不入宮。」唐.賈島〈暮過山村〉詩:「怪禽啼曠野,落日恐行人。」

2. 奇異、不尋常之人事物。如:「揚州八怪」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子不語:怪、力、亂、神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四回:「賈赦便說:『據我的主意,把他砍去,必是花妖作怪。』賈政道:『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。不用砍他,隨他去就是了。』」

3. 妖魔、鬼物。如:「鬼怪」。漢.班彪〈王命論〉:「震電晦冥,有龍蛇之怪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四:「這些妖怪叫老人家做『洞主』,逼我成親。」

4. 驚訝、驚異。《墨子.貴義》:「子墨子南遊使衛,關中載書甚多,弦唐子見而怪之。」漢.東方朔〈答客難〉:「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,子又何怪之邪?」

5. 責備、埋怨。如:「責怪」、「怪罪」。《荀子.正論》:「今世俗之為說者,不怪朱、象,而非堯、舜,豈不過甚矣哉?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論這事,只該怪我們金老爺。」

6. 很、甚。如:「這娃兒怪討人喜歡的!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二回:「眾人愛你伶俐,今兒我也怪疼你的了。」

7. 姓。如黃帝時有怪義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