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0174 人-08-10
說文釋形 「倥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空」:「宀」下作一撇、一豎折,兩筆輕觸上橫鉤,寫法參「空」字。
注  音 ㄎㄨㄥㄎㄨㄥˇ
漢語拼音 ㈠kōng ㈡kǒng
釋  義
㈠ㄎㄨㄥ
「倥侗」:童蒙無知貌。《漢書.卷八七.揚雄傳下》引漢.揚雄《法言.序》:「天降生民,倥侗顓蒙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鄭氏曰:『童蒙無所知也。』」亦作「空侗」。
ㄎㄨㄥˇ
「倥傯」:
⑴ 事情紛繁迫促。《後漢書.卷二五.卓魯魏劉列傳.卓茂》:「嬰城者相望,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。」唐.章懷太子.注:「日促事多,不暇給足也。」南朝齊.孔稚珪〈北山移文〉:「敲扑諠囂犯其慮,牒訴倥傯裝其懷。」
⑵ 窮困窘迫。《玉篇.人部》:「倥傯,窮困也。」《楚辭.劉向.九歎.思古》:「悲余生之無歡兮,愁倥傯於山陸。」唐.李善.注:「倥傯,猶困苦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五九.張衡列傳》:「將隆大位,必先倥傯之也。」
※亦作「悾憁」。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