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󱼫󱼪󱼬

說 明

正  字 A01324 心-05-08
說文釋形 「怖」《說文》作「悑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惶也。从心,甫聲。手寫字,或从布聲。(普故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惶也。从心,甫聲。手寫字,悑或从布聲。(普故切)
字樣說明 「忄」旁右作「布」︰上作一橫、一撇,下「巾」左觸撇,中豎不接上橫筆,寫法參「布」字。
注  音 ㄅㄨ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恐懼、害怕、驚惶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悑」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悑,惶也。……悑或从布聲。」《淮南子.詮言》:「故福至則喜,禍至則怖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回:「卓按劍曰:『今日闇弱,不可以奉宗廟,吾將依伊尹、霍光故事,廢帝為弘農王,立陳留王為帝。有不從者斬!』群臣惶怖莫敢對。」

2.恐嚇。《後漢書.卷四一.第五鍾離宋寒列傳.第五倫》:「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詐怖愚民,皆案論之。」《宋史.卷三六六.列傳.劉錡》:「夏人兒啼,輒怖之曰:『劉都護來!』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