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𡕝𡲴𢓊󱸝󱸟󱸜󱸛󱸣󱸚󱸡󱸠󱸤󱸞󱸙󱸥󱸢󱸦𨑭󱸧𨔀𨖤󱸨󱸩𨗬

說 明

正  字 A01292 彳-08-11
說文釋形 「徙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迻也。从辵,止聲。手寫字,徒或从彳。手寫字,古文徙。(斯氏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迻也。从辵、止。手寫字,徙或从彳。手寫字,古文徙。(斯氏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迻也。从辵、止。楷書寫法:右半上作「止」,兩豎筆,右豎較長,下亦為「止」之變易,中豎上接於「止」,末二筆作撇、捺。「屣」(B00774)、「漇」(B02256)、「簁」(B03264)、「縰」(B03453)、「蓰」(B04052)、「褷」(B04555)、「蹝」(B04956)等字偏旁同此。此字與「徒」易混,「徒」音ㄊㄨˊ,右上作「土」。
注  音 ㄒㄧˇ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遷移、移轉。如:「遷徙」。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:「徙,迻也。」《老子》第八○章:「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」《史記.卷一.五帝本紀》:「遷徙往來無常處,以師兵為營衛。」

2. 謫戍、流放犯人至邊遠地。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益發謫徙邊。」晉.桓玄〈討元顯檄〉:「驅逐徙撥,死叛殆盡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