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| 正 字 | A01266 |
|---|---|
| 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| 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 」,宗廟常器也。从糸,廾持之,从米,彑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一橫折、一橫、一長橫,與「彙」字頭上寫法不同;中左作「米」,上下四筆不接橫、豎;中右作「糸」,但下豎不鉤。 |
| 注 音 | |
| 漢語拼音 | yí |
| 釋 義 | 1. 古時盛酒器具或宗廟常用之祭器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彞,宗廟常器也。」《爾雅.釋器》:「彞、卣、罍,器也。」《宋書.卷四二.列傳.劉穆之》:「功銘鼎彞,義彰典策。」 2.常道、常法。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:「民之秉彞,好是懿德。」《書經.洪範》:「惟天陰騭下民,相協厥居,我不知其彞倫攸敘。」 3.中國少數民族之一。多分佈在大陸地區雲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 |



,宗廟常器也。从糸;糸,綦也。廾持米,器中寶也。彑聲。此與爵相似。《周禮》六彞:「雞彞、鳥彞、黃彞、虎彞、蟲彞、斝彞。以待祼將之禮。」
、
,皆古文彞。(以脂切)
,宗廟常器也。从糸;糸,綦也。
持之,米器中實也。从
,象形。此與爵相似。《周禮》六彝:「雞彝、鳥彝、黃彝、虎彝、蜼彝、斝彝。以待祼將之禮。」
、
,皆古文彝。(以脂切)
」,宗廟常器也。从糸,廾持之,从米,彑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一橫折、一橫、一長橫,與「彙」字頭上寫法不同;中左作「米」,上下四筆不接橫、豎;中右作「糸」,但下豎不鉤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