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󱲖󱲗󱲎󱲑󱲐󱲓󱲏󱲔󱲕󱲒

說 明

正  字 A01235 廴-04-07
說文釋形
大徐本:手寫字,朝中也。从廴,𡈼聲。(特丁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朝中也。从廴,𡈼聲。(特丁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朝中也。从廴,手寫字聲。楷書寫法:右作「廴」,共三畫。左作「手寫字」︰音ㄊㄧㄥˇ,从「土」,與「壬」字作上橫下「士」不同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1601)字、「呈」字。「庭」、「挺」、「梃」、「艇」、「蜓」、「霆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ㄊㄧㄥˊ
漢語拼音 tíng
釋  義

1. 封建時代,國君處理政務的處所。如:「朝廷」、「宮廷」。《說文解字.廴部》:「廷,朝中也。」《史記.卷八一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秦王齋五日後,乃設九賓禮於廷,引趙使者藺相如。」唐.杜甫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〉詩:「彤廷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。」

2. 地方官吏辦公的處所。如:「縣廷」。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(劉邦)為泗水亭長,廷中吏無所不狎侮。」唐.韓愈〈為裴相公讓官表〉:「移官府廷,因佐幕戎。」

3. 庭院。通「庭」。《詩經.唐風.山有樞》:「子有廷內,弗灑弗埽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論死》:「滿堂盈廷,填塞巷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