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󱱗󱱛󱱜󱱙庿󱱘󱱕󱱖󱱚𤸠󱱔

說 明

正  字 A01228 广-12-15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手寫字〔尊〕先祖皃(貌)也。从广,朝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眉召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尊先祖皃(貌)也。从广,朝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眉召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尊先祖皃(貌)也。从广,朝聲。楷書寫法:「广」下作「朝」︰左半上下之「十」,豎筆皆接「日」,右作「月」,寫法參「朝」字。按:此字或作「庿」、「庙」等形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
注  音 ㄇㄧㄠˋ
漢語拼音 miào
釋  義

1. 祭祀祖宗的建築。如:「祖廟」、「家廟」。《說文解字.广部》:「廟,尊先祖貌也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天子居明堂太廟。」南.李煜〈破陣子.四十年來家國〉詞:「最是倉皇辭廟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。」

2. 供奉神佛或歷史上有功蹟者、傳說人物的建築。如:「神廟」、「關帝廟」。《晉書.卷九五.藝術列傳.佛圖澄》:「百姓因澄故多奉佛,皆營造寺廟,相競出家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二回:「他從來肚裡也莫有通過,借在個土地廟裡訓了幾個家童。」

3. 指古代貴族住房的前廳,或王宮、廟宇的前殿。元.戴侗《六書故.卷二五.工事》:「宮前曰廟,後曰寢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(仲春之月)寢廟畢備。」漢.鄭玄.疏:「凡廟,前曰廟,後曰寢。」《三國志.卷五二.吳書.張顧諸葛步傳.步騭》:「(舜)不下堂廟而天下治也。」

4. 朝廷。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:「式于廊廟之內,不式于四境之外。」唐.韓愈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:「坐於廟朝,進退百官,而佐天子出令。」

5. 祭祀。《呂氏春秋.季春紀.季春》:「(季春之月)以共郊廟之服。」漢.高誘.注:「郊,祭天。廟,祭祖。」唐.柳宗元〈時令論〉:「其餘郊廟百祀,亦古之遺典,不可以廢。」

6. 已故皇帝的代稱。如:「廟號」。《後漢書.卷二.顯宗孝明帝紀》:「有司奏上尊廟為世祖。」《新五代史.卷六○.職方考》:「鎮州,故曰成德軍,梁初以成音犯廟諱,改曰武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