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1167 巾-05-08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帛書署也。从巾,占聲。(他叶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占」:上作一豎、一短橫,寫法參「占」字。
注  音 ㄊㄧㄝㄊㄧㄝˇㄊㄧㄝˋ
漢語拼音 ㈠tiē ㈡tiě ㈢tiè
釋  義

㈠ㄊㄧㄝ
❶順服、馴伏。通「貼」。如:「帖服」、「俯首帖耳」。宋.薛季宣.跋蠟虎圖詩:「請君懸之政事堂,坐令帖伏犬與羊。」
❷黏。通「貼」。如:「帖花黃」。元.無名氏.陳州糶米.第一折:「有朝事發丟下頭,拚著帖個大膏藥。」

穩當、適切。如:「妥帖」。

姓。如明代有帖晏。

ㄊㄧㄝˇ
❶應酬用的書柬。如:「請帖」、「謝帖」。儒林外史.第十回:「你回他我們不在家,留下了帖罷。」
❷量詞。計算藥劑的單位。如:「一帖藥」。

ㄊㄧㄝˋ
❶寫在紙、帛上的書信、詩、文等手書墨蹟。如王羲之的喪亂帖、快雪時晴帖。
❷臨摹學習的書畫拓本或影印本。如:「碑帖」、「字帖」、「畫帖」。宋.蘇軾.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帖貧甚至食不足詩:「家藏古今帖,墨色照箱筥。」
❸文書、契據。南朝梁.無名氏.木蘭詩二首之一:「昨夜見軍帖,可汗大點兵。」
❹唐、宋、元科舉時代,稱應試題目為「帖」,從經文中帖出數字而得。如:「試帖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