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󱩡

說 明

正  字 A01143 山-19-2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山小而銳。从山,手寫字聲。(洛官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山小而銳。从山,手寫字聲。(洛官切)
字樣說明 「山」上作「手寫字」:中作「言」,左右作「糸」當偏旁時寫法,下作三點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13287)字、「孿」字。
注  音 ㄌㄨㄢˊ
漢語拼音 luán
釋  義

1. 尖峭之小山。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巒,山小而銳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悲回風》:「登石巒以遠望兮,路眇眇之默默。」宋.洪興祖.補注:「山少而銳曰巒。」

2. 山形狹長者。《爾雅.釋山》:「巒,山嶞。」晉.郭璞.注:「謂山形長狹者。荊州謂之巒。」晉.左思〈蜀都賦〉:「山阜相屬,含谿懷谷;岡巒糾紛,觸石吐雲。」唐.李善注引劉逵曰:「阜,大山也;巒,山長而狹也。」

3. 連綿不斷之山群。如:「層巒」。《正字通.山部》:「巒,一說聯山也。山迂回緜連曰巒。」唐.杜牧〈過華清宮絕句〉三首之三:「雲中亂拍祿山舞,風過重巒下笑聲。」

4. 形圓之山峰。宋.戴侗《六書故.卷五.地理二》:「巒,圜峰也。」宋.荊浩《筆法記》:「山水之象,氣勢相生,故尖曰峰,平曰頂,圓曰巒,相連曰嶺。」

5. 泛指山而言。北魏.酈道元《水經注.洛水注》:「洛水之北有熊耳山,雙巒競舉,狀同熊耳。」宋.潛說友《咸淳臨安志.卷二四.山川三》:「穹崇千尺,迥壓群巒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