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󱨎󱨊󱨈󱨌󱨐󱨉󱨋󱨍󱨏󱨇

說 明

正  字 A01122 山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嵬高也。从山,宗聲。(鉏弓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山大而高也。从山,宗聲。(鉏弓切)
字樣說明 「山」下作「宗」︰「宀」下作「示」,中豎不鉤,左撇、右點皆不靠豎筆,寫法參「宗」字。
注  音 ㄔㄨㄥˊ
漢語拼音 chóng
釋  義

1. 山之高峻。如:「崇高」、「崇山峻嶺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山部》:「崇,山大而高也。」《漢書.卷五七.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於是乎崇山矗矗,巃嵷崔巍。」

2. 高大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喬、嵩、崇,高也。」晉.郭璞.注:「皆高大貌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二回:「以致崇樓高閣,瓊館瑤臺,皆為禽獸所棲。」

3. 尊敬、尊重。《禮記.中庸》:「溫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禮。」《左傳.僖公七年》:「且夫合諸侯,以崇德也。」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拔去凶邪,登崇俊良。」

4. 受尊崇者。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師叔,楚之崇也。」

5. 重視、尊尚。《晏子春秋.內篇.諫上》:「崇尚勇力,不顧義理。」漢.桓寬《鹽鐵論.非鞅》:「崇利而簡義,高力而尚功。」

6. 立。《詩經.周頌.烈文》:「無封靡於爾邦,維王其崇之。」漢.毛亨.傳:「崇,立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維我武王,其就封立之。」

7. 興。與「替」相對。《後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上.光武郭皇后紀》:「物之興衰情之起伏,理有固然矣,而崇替去來之甚者,必唯寵惑乎。」

8. 重複。《書經.盤庚中》:「失于政,陳于兹。髙后丕乃崇降罪疾,曰:『曷虐朕民?』」漢.孔安國.傳:「崇,重也。」

9. 聚集。《書經.酒誥》:「矧曰其敢崇飲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崇,聚也。自暇自逸猶不敢,況敢聚會飲酒乎。」

10.助長。《左傳.成公十八年》:「今將崇諸侯之姦而披其地。」晉.杜預.注:「崇,長也。」

11.飾。《國語.楚語下》:「威儀之則,容貌之崇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崇,飾也。」

12.旌旗之飾。「崇牙」之簡稱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設崇,殷也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崇牙,旌旗飾也。」

13.重厚。《詩經.大雅.鳧鷖》:「公尸燕飲,福祿來崇。」漢.毛亨.箋:「崇,重也。」漢.鄭玄.箋:「今王祭社,又以尸燕福祿之來,乃重厚也。」

14.充、盛。《儀禮.鄉飲酒》:「北面再拜,崇酒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崇,充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送薛存義序〉:「河東薛存義將行,柳子載肉於俎,崇酒於觴,追而送之江之滸。」

15.終。《詩經.衛風.河廣》:「誰謂宋遠?曾不崇朝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崇,終也。」

16.姓。如唐代有崇穎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