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11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峙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寺」︰上作「士」,不作「土」,寫法參「寺」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hì |
釋 義 | 1. 聳立。如:「山峙淵渟」。《玉篇.山部》:「峙,峻峙。」晉.潘岳〈為賈謐作贈陸機〉詩:「綿綿瓜瓞,六國互峙。」《晉書.卷八七.列傳.涼武昭王李玄盛》:「昔漢運將終,三國鼎峙,鈞天之曆,數鍾皇晉。」宋.朱弁《曲洧舊聞》卷九:「少也實嗜夢得詩,故造詞遣言,峻峙淵深,時有夢得波峭。」 2. 水中高土。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散似驚波,聚以京峙。」三國吳.薛綜.注:「京,高也。水中有土曰峙。」 3. 樹立。宋.王安石〈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誌銘〉:「不為獨行異言,以峙聲名,故功利之在人者多,而事跡可記者止於如此。」宋.孫覿〈宋故左朝奉大夫提點杭州洞霄宮章公墓誌銘〉:「公治縣以愛利為主,教條寬簡,不為表暴,以峙聲名。」 4. 住、止。《龍龕手鑑.山部》:「峙,住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鄭太》:「若恃眾怙力,將各基峙。」唐.李賢.注:「峙,止也。」 5. 備具。通「庤」、「偫」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供、峙、共,具也。」晉.郭璞.注:「皆謂備具。」《書經.費誓》:「峙乃糗糧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皆當儲峙汝糗糒之糧,使足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