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󱦋󱦍󱦒󱦓󱦎󱦐󱦏󱦑󱦌𨙸

說 明

正  字 A01102 山-04-07
說文釋形 「岐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手寫字,周文王所封。在右扶風美陽中水鄉。从邑,支聲。手寫字手寫字或从山,支聲。因歧山以名之也。手寫字,古文手寫字,从枝,从山。(巨支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手寫字」,周文王所封。在右扶風美陽中水鄉。从邑,支聲。重文作「手寫字」,从山支聲,後世通行此形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支」︰上作「十」,下作「又」,寫法參「支」字。按:此字本為地名,與「分歧」之「歧」時見通用,「歧」字左半作「止」。
注  音 ㄑ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山名。位於中國大陸陝西省岐山縣東北。《說文解字.邑部》:「𨙸,周文王所封。在右扶風美陽中水鄉。从邑,支聲。手寫字,𨙸或从山,支聲。因岐山以名之也。」

2. 分岔。通「歧」。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疑似》:「此愚人之所大惑,而聖人之所加慮也,故墨子見岐道而哭之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一.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.張堪》:「桑無附枝,麥穗兩岐。」

3. 姓。如晉代有岐盛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