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1071 小-05-0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,回〔向〕聲。(時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,向聲。(時亮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,向聲。楷書寫法:首三筆作一短豎、左點、右撇,與「小」寫法不同。「倘」、「敞」、「淌」、「趟」、「躺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上偏旁時,則第四、五筆改為點、橫鉤,如︰「裳」、「賞」、「黨」、「掌」、「常」、「堂」、「棠」、「當」等字。
注  音 ㄕㄤˋㄔㄤˊ
漢語拼音 ㈠shàng ㈡cháng
釋  義

ㄕㄤˋ

1. 增。《說文解字.八部》:「尚,曾也。」《禮記.中庸》:「《詩》曰:『衣錦尚絅。』惡其文之著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言莊姜初嫁在塗,衣著錦衣,為其文之大著,尚著襌絅加於錦衣之上。」

2. 希望,表示祈求。如:「尚饗」。《說文解字.八部》:「尚,……庶幾也。」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爾尚一乃心力,其克有勳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尚,庶幾。」唐.韓愈〈汴州東西水門記〉:「乃伐山石,刻之日月,尚俾來者知作之所始。」

3. 飾。《廣韻.去聲.漾韻》「尚,飾也。」《詩經.齊風.著》:「俟我於著乎而,充耳以素乎而,尚之以瓊華乎而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尚,猶飾也。」

4. 高出。《玉篇.八部》:「尚,高也。」《論語.里仁》:「我未見好仁者,惡不仁者,好仁者,無以尚之。」魏.何晏.集解:「孔曰難以復加也。」

5. 尊崇。如:「尚文」、「尚武」。《墨子.尚賢上》:「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。」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夏后氏尚黑,殷人尚白,周人尚赤。」漢.張衡〈思玄賦〉:「尚前良之遺風兮,恫後辰而無及。」唐.韓愈〈岳陽樓別竇司直〉詩「事多改前好,趣有獲新尚。」

6. 推舉。《楚辭.屈原.天問》:「不任汩鴻,師何以尚之?」漢.王逸.章句:「尚,舉也。言鮌才不任治洪水,眾人何以舉之?」

7. 主管其事。通「掌」。《史記.卷九.呂太后本紀》:「襄平侯通尚符節。」宋.裴駰.集解:「尚,主也。」

8. 奉。《文選.司馬相如.長門賦》:「願賜問而自進兮,得尚君之之玉音。」唐.李善.注:「尚,猶奉也。」

9. 仰攀婚姻。《正字通.小部》:「尚,娶公主曰尚。言帝王之女尊而尚之,不敢言娶。」《史記.卷八七.李斯列傳》:「諸男皆尚秦公主,女悉嫁秦諸公子。」《史記.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卓王孫喟然而歎,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小顏云:『尚猶配也。』」

10. 遠古。《呂氏春秋.仲夏紀.古樂》:「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,非獨一世之所造也。」漢.高誘.注「尚,久也。」

11. 猶、還。如:「他至今尚未結婚。」《詩經.大雅.蕩》:「雖無老成人,尚有典型。」

12. 尚且、況且。《老子》第二三章:「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於人乎?」《漢書.卷五六.董仲舒傳》:「上不救民則民不樂生,民不樂生,尚不避死,安能避罪?」

13. 上。通「上」。《墨子.大取》:「愛尚世與後世,一若今之世人。」《孟子.萬章下》:「以友天下之善士為不足,又尚論古之人。頌其詩,讀其書,不知其人可乎?」漢.趙岐.注:「尚,上也。乃復上論古之人。」

14. 姓。如漢代有尚長。

ㄔㄤˊ

「尚羊」:徘徊、徬徨。《楚辭.賈誼.惜誓》:「臨中國之眾人兮,託回颷虖尚羊。」宋.洪興祖.補注:「尚音常,與倘同。」《淮南子.俶真》:「與其有說也,不若尚羊物之終始也。」漢.高誘.注:「尚,徜。羊,徉。」亦作「徜徉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