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𠔘𢘍󻸊󻸈󻸅󻸇󻸉󻸆󻸄

說 明

正  字 N00008 髟-05-15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手寫字(髴)若似也。从髟,弗聲。(敷勿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髴若󰇽(似)也。从髟,弗聲。(敷勿切)

注  音 ㄈㄨˊ ㈡(又音)ㄈㄟˋ
漢語拼音 ㈠fú ㈡(又音)fèi
釋  義

ㄈㄨˊ

1. 「髣髴」:

⑴ 似乎、好像、近似。《說文解字.髟部》:「髴,髴若似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髴與人部仿佛之佛義同,許無髣字,後人因髴製髣。」《玉篇.髟部》:「髴,髣髴。」晉.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:「山有小口,髣髴若有光。」《南史.卷一二.后妃列傳下.梁武丁貴嬪》:「嘗於供養經案側,髣髴若見神人,心獨異之。」宋.蘇軾〈臨江仙.夜飲東坡醒復醉〉詞:「夜飲東坡醒復醉,歸來髣髴三更。」亦作「仿佛」、「彷彿」。

⑵ 髮亂貌。《集韻.去聲.未韻》:「髴,髣髴,髮亂。」《類篇.髟部》:「髴,髣髴,髮亂皃(貌)。」

2. 首飾。《廣韻.入聲.物韻》:「髴,婦人首飾。」《集韻.入聲.勿韻》:「,首飾。或作髴。」

⇒「䭮」之異體

ㄈㄟˋㄈㄨˊ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