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04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寢」《說文》本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![]()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qǐn |
釋 義 | 1. 病臥。《說文解字. 2. 睡覺、臥息。如:「小寢」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宰予晝寢。」《莊子.大宗師》:「古之真人,其寢不夢,其覺無憂,其食不甘,其息深深。」 3. 躺臥。《左傳.襄公二一年》:「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。」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,火未及燃,因謂之安,方今之勢,何以異此?」 4. 臥室、居室。如:「寢室」、「正寢」。《廣韻.上聲.寑韻》:「寢,室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一八年》:「子大叔之廟在道南,其寢在道北。」《孔子家語.卷一○.曲禮子貢問》:「康子晝居內寢,孔子問其所疾。」 5. 王者所居之宮。《字彙.宀部》:「寢,堂室也。古者正朝曰路寢,次曰燕寢。」《公羊傳.莊公三二年》:「八月癸亥,公薨於路寢。路寢者何?正寢也。」宗廟收藏祖先衣冠之處。亦泛指宗廟。《禮記.月令》:「寢廟畢備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寢,衣冠所藏之處。」《呂氏春秋.孟春紀.孟春》:「執爵於太寢。」 6. 古代帝王之墳墓。《漢書.卷七三.韋賢傳》:「各有寢園,與諸帝合,凡三十所。」唐.杜甫〈重經昭陵〉詩:「陵寢盤空曲,熊羆守翠微。」 7. 像動物伏趴之狀。《荀子.解蔽》:「冥冥而行者,見寢石以為伏虎也。」 8. 相貌醜陋。如:「寢惡」、「寢陋」。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寢,又貌不揚。」《史記.卷一○七.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「武安者,貌寢,生貴甚。」清.魏禧〈大鐵椎傳〉:「時座上有健啖客,貌甚寢。」 9. 隱瞞。唐.元稹〈鶯鶯傳〉:「誠欲寢其詞,則保人之姦,不義。」 10. 停止。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寢,事不舉行曰寢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七三.列傳.裴度》:「汲黯在朝,淮南寢謀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五回:「今聞鄧艾善能用兵,因此寢其事矣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