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104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寥」《說文》作「」。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空虛也。从广,膠聲。徐鉉注云:「今別作寥,非是。」後通行「寥」字,楷書寫法:「宀」下作「翏」︰上作「羽」,左右橫折鉤內各作點、挑,不作兩撇;下作「」,末作三撇,寫法參「翏」(B03565)字。獨用及作下偏旁時如此,如︰「廖」、「蓼」、「繆」、「膠」、「謬」等字。若為左偏旁時,捺筆改長頓點,如︰「戮」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iáo |
釋 義 | 1. 空虛。《說文解字.广部》:「寥,空虛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此今之寥字。」《老子.第二五章》:「寂兮寥兮,獨立不改。」三國魏.王弼.注:「寂寥,無形體也。」 2. 高遠、空曠。《廣韻.平聲.蕭韻》:「寥,寥廓也。」東周戰國.屈原〈遠遊〉:「下崢嶸而無地兮,上寥廓而無天。」《楚辭.宋玉.九辯》:「泬寥兮天高而氣清。」漢.王逸.注:「泬寥,曠蕩而虛靜也。」 3. 稀疏。如:「寥若晨星」、「寥寥可數」。晉.周祇〈枇杷賦〉:「望之冥濛,即之疏寥。」《文選.謝脁.京路夜發詩》:「曉星正寥落,晨光復泱漭。」唐.李善.注:「寥落,星稀之貌也。」 4. 冷清、寂靜。《廣韻.入聲.錫韻》:「寥,寂寥也。」唐.孟浩然〈夜歸鹿門山歌〉:「巖扉松徑長寂寥,惟有幽人夜來去。」唐.王建〈故行宮〉詩:「寥落古行宮,宮花寂寞紅。」 5. 姓。如明代有寥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