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󰚋󱚇󱚄󱚀󱚂󱙽󱚉󱚈󱚊󱚌𡨥󱚎󱚍󱙿󱙾󱚋󱚆󱚏󱚁󱚅𡯷𢽉𥦆𥦲󱚃

說 明

正  字 A01032 宀-08-11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暴也。从攴,从完。徐鍇曰:「當其完聚而欲寇之。」(苦候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暴也。从攴、完。(苦候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暴也。从攴,从完。徐鍇注云:「當其完聚而欲寇之。」楷書寫法:「宀」下右作「攴」,不作「攵」,捺筆改頓。「滱」(B02228)、「蔻」(B04012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與「冠」字易混,「冠」字上作「冖」,下右作「寸」。
注  音 ㄎㄡˋ
漢語拼音 kòu
釋  義

1. 掠奪。《說文解字.宀部》:「寇,暴也。」南唐.徐鍇.注:「當其完聚而欲寇之。」《書經.費誓》:「無敢寇攘,踰垣牆。」《舊唐書.卷一九.僖宗本紀》:「七月,草賊王仙芝寇掠河南十五州,其眾數萬。」

2. 侵犯。如:「寇邊」。《周書.卷二九.列傳.王勇》:「魏永安中,万俟醜奴等寇亂關隴。」宋.司馬光〈郭子儀單騎退敵〉:「回紇、吐蕃數十萬眾入寇,合兵圍涇陽,子儀命諸將嚴設守備而不戰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回:「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,知賊寇城,老母說:『屢受府君深恩,汝當往救。』某故單馬而來。」

3. 盜匪、外來之入侵者。如:「窮寇莫追」。唐.杜甫〈登樓〉詩:「北極朝廷終不改,西山寇盜莫相侵。」明.侯方域〈寧南侯傳〉:「是時秦寇入豫,良玉當往勦,見司徒公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六回:「買得好馬三百餘匹,回至沛縣界首,被強寇劫去一半。」

4. 仇敵。《字彙.宀部》:「寇,……又仇也。」《孟子.離婁下》:「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讎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一二回:「倘明哲君子,洞察其奸,於家中婦女不時正言規勸,以三姑六婆視為寇仇,諸事預為防範,毋許入門,他又何所施其伎倆?」

5. 姓。如北魏有寇謙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