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𠅩󱗁󱗀󱖽󱖼󱖾󱖿󱖻󱗂𩪿

說 明

正  字 A00997 子-08-11
說文釋形

「孰」《說文》作「󱗀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手寫字],食飪也。从手寫字,重[手寫字]聲。《易》曰:「孰飪。」(殊六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食餁也。从手寫字手寫字。《易》曰:「孰餁。」(殊六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食餁也。从手寫字手寫字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享」,下「子」之橫筆斜挑,寫法參「享」字、「手寫字」(C10559)字。右半為「丮」字之變易,末筆作點,點穿撇筆,與「丸」有異,寫法參「丮」(B00006)字、「執」字。「塾」、「熟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ㄕㄨˊ
漢語拼音 shú
釋  義

1. 食物煮熟可食。熟之本字。《說文解字.子部》:「󱗀(孰),食餁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孰與誰雙聲,故一曰誰也。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,孰為誰孰矣。」《禮記.禮運》:「然後飯腥而苴孰,故天望而地藏也。」

2. 穀物熟成。《荀子.富國》:「寒暑和節,而五穀以時孰。」《漢書.卷五六.董仲舒傳》:「五穀孰而屮木茂,天地之間被潤澤而大豐美。」

3. 誰、何人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孰謂微生高直?」唐.杜甫〈夏日李公見訪〉詩:「苦遭此物聒,孰謂吾廬幽?」

4. 何、什麼。《論語.八佾》:「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《南齊書.卷二五.列傳.張敬兒》:「履霜於開運之辰,堅冰於嗣業之世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