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𠹛󱖯󱖰󱖱

說 明

正  字 A00995 子-06-09
說文釋形 「孩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子」之下橫筆斜挑。右半作「亥」︰雙撇不觸上橫筆,末筆作頓點,寫法參「亥」字。
注  音 ㄏㄞㄏㄞˊ
漢語拼音 ㈠hāi ㈡hái
釋  義

㈠ㄏㄞ

小兒笑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咳,小兒笑也。……孩,古文咳從子。」《老子》第二○章:「我獨泊兮其未兆,如嬰兒之未孩。」

⇒「咳」之異體

ㄏㄞˊ

1. 小兒、幼童。如:「孩童」。《後漢書.卷一三.隗囂公孫述列傳.公孫述》:「城降三日,吏人從服,孩兒老母,口以萬數,一旦放兵縱火,聞之可為酸鼻!」晉.李密〈陳情表〉:「生孩六月,慈父見背。」

2. 幼小、幼稚。《玉篇.子部》:「孩,幼稚也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毋覆巢,毋殺孩蟲。」宋.陸游〈春晚〉詩:「老客天涯心尚孩。」

3. 待同嬰兒。《老子》第四九章:「歙歙為天下渾其心,聖人皆孩之。」《北齊書.卷四五.文苑列傳.樊遜》:「明罰以糾諸侯,申恩以孩百姓。」

4. 姓。如遼代有孩里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