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󰇥󰇤

說 明

正  字 A00107 人-05-07
說文釋形

手寫字,負何也。从人,它聲。臣鉉等案:「《史記》匈奴奇畜有橐佗,今俗訛誤謂之駱駝,非是。」(徒何切)
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它」:「宀」下作「手寫字」,豎曲鉤上作撇,與「匕」不同,寫法參「它」字。
注  音 ㄊㄨㄛˊㄊㄨㄛㄊㄚㄉㄨㄛˋ
漢語拼音 ㈠tuó ㈡tuō ㈢tā ㈣duò
釋  義

ㄊㄨㄛˊ

負荷。同「馱」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佗,負何也。」《漢書.卷六九.趙充國辛慶忌傳.趙充國》:「以一馬自佗負三十日食。」元.戴侗《六書故.卷○.人一》:「背負曰佗。匈奴有奇畜曰橐佗,肩背有肉峰,隆起如橐,能佗重載。」

⇒「它」之異體

⇒「馱」之異體

⇒「駝」之異體

㈡ㄊㄨㄛ

1.其他。同「它」。《集韻.平聲.戈韻》:「佗、他,彼之稱,或从也;通作它。」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公曰:『制,巖邑也,虢叔死焉。佗邑唯命。』」《史記.卷四二.鄭世家》:「子公之食指動,謂子家曰:『佗日指動,必食異物。』」三國魏.曹丕〈燕歌行〉:「慊慊思歸戀故鄉,何為淹留寄佗方?」

2.姓。如漢代有佗羽。

⇒「他」之異體

⇒「它」之異體

㈢ㄊㄚ

同「他」。《說文解字.它部》:「它,上古艸居患它,故相問無它乎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其字或假佗為之,又俗作他。」晉.陸機〈文賦〉:「佗日殆可謂曲盡其妙。」

⇒「他」之異體

⇒「它」之異體

ㄉㄨㄛˋ

加、施及。《詩經.小雅.小弁》:「捨彼有罪,予之佗矣。」漢.毛亨.傳:「佗,加也。」

⇒「馱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