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𢚦󱾢𢠜󻁎𢨋󻁏󻁐󻁍𧪶

說 明

正  字 C13115 言-07-14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亂也。从言,孛聲。手寫字,誖或从心。手寫字,籀文誖从二或。(蒲沒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亂也。从言,孛聲。手寫字,誖或从心。手寫字,籒(籀)文誖从二或。(蒲沒切)

注  音 ㄅㄟˋ
漢語拼音 bèi
釋  義

1. 迷亂、糊塗。《說文解字.言部》:「誖,亂也。」《玉篇.言部》:「誖,亂也。」《漢書.卷七一.雋疏于薛平彭傳.疏廣》:「吾豈老誖不念子孫哉?顧自有舊田廬,令子孫勤力其中,足以共衣食,與凡人齊。」

2. 違背。《玉篇.言部》:「誖,逆也。」《字彙.言部》:「誖,乖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下.孝成許皇后》:「長書有誖謾,發覺,天子使廷尉孔光持節賜廢后藥,自殺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誖,惑亂也。謾,媟汙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下.孝成趙皇后》:「殘滅繼嗣以危宗廟,誖天犯祖,無為天下母之義。」

3. 迷惑。《漢書.卷六二.司馬遷傳》:「愍學者不達其意而師誖,乃論六家之要。」

⇒「悖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