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󱔜󱔛

說 明

正  字 A00966 女-11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母也。从女,區聲。(衣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母也。从女,區聲。(衣遇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女」之末橫斜挑。右半作「區」︰「匸」之折筆處為圓筆,中作「品」,寫法參「區」字。
注  音 ˋˇ
漢語拼音 ㈠yù ㈡yǔ
釋  義

ˋ

1. 母親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:「嫗,母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○.酷吏傳.嚴延年》:「東海莫不賢知其母。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,至大官。東海號曰『萬石嚴嫗』。」

2. 婦女通稱。《漢書.卷六六.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.蔡義》:「義為丞相時,年八十餘,短小無鬚眉,貌似老嫗,行步俛僂,常兩吏扶夾,迺能行。」《南史.卷七六.隱逸列傳下.鄧郁》:「白日,神仙魏夫人忽來臨降,乘雲而至,從少嫗三十……,年皆可十七八許。」

ˇ

1. 以體相溫,使之暖和。《禮記.樂記》:「天地訢合,陰陽相得,煦嫗覆育萬物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氣曰煦,體曰嫗。」

2. 撫育。《正字通.女部》:「嫗,又母撫兒也。」《淮南子.俶真》:「今夫積惠重厚,累愛襲恩,以聲華嘔苻嫗掩萬民百姓,使之訢訢然,人樂其性者,仁也。」

3. 神情愉悅。《逸周書.卷七.官人解》:「喜色猶然以出,怒色薦然以侮,欲色嫗然以愉,懼色薄然以下。」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一三:「嫗,色也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嫗煦,好色貌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