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0940-004󱓕󱓔󱓘󱓓󱓒󱓖󱓗A00940-010

說 明

正  字 A00940 女-08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順也。从女,宛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太子痤婉。」(於阮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女」之末橫斜挑。右半作「宛」︰下作「夗」,左「夕」之點輕觸兩邊筆,右作一橫折鉤、一豎曲鉤,不作「巳」,寫法參「宛」字。
注  音 ㄨㄢˇ
漢語拼音 wǎn
釋  義

1. 和順、順從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:「婉,順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二十六年》:「姑慈而從,婦聽而婉。」晉.杜預.注:「婉,順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庚娘》:「婦與庚娘同居,意度亦頗溫婉。」

2. 含蓄、委婉。《國語.吳語》:「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,故婉約其辭,以從逸王志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徵聖》:「雖精義曲隱,無傷其正言;微辭婉晦,不害其體要。」《福惠全書.卷五.蒞任部.稟帖贅說》:「其商酌請示之處,貴婉曲。」

3. 卷曲、曲折。《晉書.卷六○.列傳.索靖》:「蓋草書之為狀也,婉若銀鉤,漂若驚鸞。」

4. 美好。《詩經.曹風.候人》:「婉兮孌兮,季女斯飢。」晉.陸機〈贈紀士〉詩:「修姱協姝麗,華顏婉如玉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