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C08008-001 疒-09-14
注  音 ㄓㄨㄥˇㄊㄨㄥ
漢語拼音 ⑴zhǒng ⑵t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瘇」為「手寫字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寫字部》:「脛气腫。從手寫字童聲。……手寫字,籀文。」

「瘇」字見《龍龕手鑑.疒部》,以為與「手寫字」同字,《集韻.上聲.腫韻》、《正字通.疒部》並同。

按:「手寫字」從疒童聲,「童」者從䇂重省聲,徒紅切;「瘇」從疒重聲,「重」者柱用切,二字音同,則「手寫字」之作「瘇」,乃為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,其為異體信然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C08008-002 尢-09-12
注  音 ㄓㄨㄥˇㄊㄨㄥ #⑴ㄓㄨㄥˇㄔㄨㄥˋ
漢語拼音 ⑴zhǒng ⑵tōng #⑴zhǒng ⑵chò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尰」為「手寫字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寫字部》:「脛气腫。從手寫字童聲。……手寫字,籀文。」

「尰」字見《龍龕手鑑.手寫字部》,曰:「時勇反。足尰病也。」《玉篇.疒部》則曰:「手寫字,籀文作『「手寫字』,或作『尰』。」《廣韻.上聲.腫韻》亦以「尰」、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一字。

按:「手寫字」之籀文作「手寫字」,從尢從籀文童,隸定作「手寫字」。考「手寫字」從尢童聲,「童」者從䇂重省聲,徒紅切;「尰」從尢重聲,「重」者柱用切,「童」、「重」二字音同,則「手寫字」之作「尰」,乃為以同音字改易聲符者也。「手寫字」、「尰」既是一字之變形,而「手寫字」又為「手寫字」之籀文,則「尰」為「手寫字」之異體信然,故可收。



#「尰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