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󸺄𥍢𥍸󸺅𨧯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B05298-001 金-05-13
注  音 ㈠⑴ㄊㄚㄕㄜˊ ㈡⑴ㄕㄜˊˊ
漢語拼音 ㈠⑴tā ⑵shé ㈡⑴shī ⑵shé ㈢yí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鉇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短矛也。從金它聲。」它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沈子簋)、「手寫字」(師遽方彝)、「手寫字」(手寫字伯簋)(俱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三》);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二.也字》引〈子仲匜〉)、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.也字》引〈齊侯敦〉),二字形同也。又「它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「也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二者形亦相近,故徐灝《說文解字注箋》「鉈」字下曰:「『手寫字』與『手寫字』篆體相似,故『鉈』誤為『釶』,《荀子.議兵篇》:『宛鉅鐵釶』,釶即鉈也。『鉈』字一誤而為『釶』,再誤而為『鉇』。」按之金文,「釶」非「鉈」之誤也,然「鉇」為誤字,信然也。後人偶失,而以為異體,如《龍龕手鑑.金部》、《正字通.金部》並以「鉇」為「鉈」之俗字者是。此字形構雖誤,然字書已錄之,故可收。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⇒「匜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5298-002 𨧯 金-08-16
注  音 ㄊㄚㄕㄜˊ
漢語拼音 ⑴tā ⑵shé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短矛也。從金它聲。」段注:「《方言》卷九:『矛,吳、揚、江、淮、南楚,五湖之間謂之『手寫字』,或謂之『鋋』,或謂之『縱』。』」按:「施」與「陁」形近,「手寫字」當是「手寫字」之形近而訛者也,故《龍龕手鑑.金部》曰:「『手寫字』,誤;『鉈』,正。」說是也。然《四聲篇海.金部》、《字彙.金部》不察,俱曰:「短矛也。」不以為誤,至《正字通.金部》則曰:「手寫字,俗『鉈』字。」失之矣!此字形構雖誤,然字書錄之有據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5298-003 𥍸 矛-09-14
注  音 ㄕㄜˊㄕㄜˊ #⑴ㄕㄜˊ
漢語拼音 ㈠shé ㈡shé #⑴shī ⑵shé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短矛也,從金它聲。《廣韻.平聲.麻韻》:「『鉈』,短矛。又音夷。『手寫字』『手寫字』,並上同。」《集韻.平聲.麻韻》承之,於「鉈手寫字手寫字」下曰:「《說文》:『短矛也。』或作『手寫字』,亦作『手寫字』。」按:它,託何切;施,式支切,二字古音同在段氏之第十七部,是為以音同之字改易聲符也。又:字本從金已示其類屬,今改易為「矛」,乃特重之耳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無疑,故可收。

#「𥍸」另兼正字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5298-004 𥍢 矛-05-10
注  音 ㄕㄜˊ
漢語拼音 ㈡shé ㈠shī #shī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短矛也。從金它聲。」「手寫字」字始見《廣雅.卷八上.釋器》:「手寫字,矛也。」王念孫《疏證》云:「《說文》:『鉈,短矛也。』《荀子.議兵篇》:『宛鉅鐵釶,慘如蠭蠆。』楊倞注云:『釶,矛也。』《史記.禮書》作『鐵施』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『藏手寫字於人。』劉逵注云:『手寫字,矛也。』字並與『手寫字』同。」按:它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沈子簋)、「手寫字」(師遽方彝)、「手寫字」(手寫字伯簋)(俱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三》);也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二.也字》引〈子仲匜〉),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.也字》引〈齊侯敦〉),是二字並同也,其作「它」或「也」,一也。然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有「鉈」無「釶」,故以「鉈」為正也。「手寫字」從「㐌」,恐是「它」(或「也」)形近而訛者。正字從金已示其類屬之義,今以「矛」改易之,乃特重其「矛」義耳。此字形構雖誤,然猶知其為同,故可收。

#「𥍢」另兼正字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5298-005 金-03-11
注  音 ㄊㄚ ㈡⑴ㄕㄜˊˊˇˇ
漢語拼音 ㈠tā ㈡⑴shī ⑵shé ㈢yí ㈣yǐ #yǐ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釶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短矛也。從金它聲。」它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沈子簋)、「手寫字」(師遽方彝)、「手寫字」(手寫字伯簋)(俱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三》);也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二.也字》引〈子仲匜〉)、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.也字》引〈齊侯敦〉),是二字古同也,篆文則分作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以別之。若以金文言,作「鉈」、作「釶」,一也,然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有「鉈」無「釶」,故畢沅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金部》乃以「鉈」為正字,以「釶」為俗字,是為異體,故可收。

#「釶」另兼正字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⇒「匜」之異體

⇒「釔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5298-006 󸺄 矛-03-08
注  音 ㄊㄚㄕㄜˊ
漢語拼音 ⑴tā ⑵shé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短矛也,從金它聲。它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沈子簋、「手寫字」(師遽方彝)、「手寫字」(手寫字伯簋)(俱見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三》);也,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《漢語古文字字形表.卷一二.也字》引〈子仲匜〉)、「手寫字」(《古文字類編.也字》引〈齊侯敦〉),二字並同也,其作「它」或「也」,一也。然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有「鉈」無「釶」,故以「鉈」為正也。正字從金,示其類屬已足,今以「矛」改易之,特重其「矛」義耳,故畢沅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金部》以「鉈」為正,以「手寫字」為俗也,其為異體無疑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5298-007 金-09-17
注  音 ㄕㄜˊ #⑴ㄕㄜˊ
漢語拼音 shé #⑴shī ⑵shé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鉈」之異體。「鉈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短矛也。從金它聲。」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《方言》曰:『矛,吳、揚、江、淮、南楚、五湖之間謂之「手寫字」,或謂之「鋋」,或謂之「縱」。』按:『手寫字』即『鉈』字。」它,託何切;施,式支切,二字古音同在段氏之第十七部。既為方音,則以音同之字改易聲符可也,故《龍龕手鑑.金部》以「鉈」為正,以「手寫字」為俗,信然!故《異體字字典》可收。



#「鍦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