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𧏪󸥰𧑞𧑥𦢅𧔟𧔶𧖍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B04354-002 𧑞 虫-12-18
注  音 ㄊㄜˋㄊㄥˊ
漢語拼音 ⑴tè ⑵téng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螣」之異體。音⑴ㄊㄜˋㄊㄥˊ

《說文解字.虫部》:「手寫字,神蛇也。從虫朕聲,徒登切。」今音ㄊㄥˊ

《集韻.平聲.登韻》:「螣,《說文》:『神蛇也。』一曰蝗也。或作手寫字。徒登切。」《類篇.虫部》同。《字彙補.虫部》:「手寫字,《韻會》:『與螣同。』飛蛇也。」

按:「螣」訓神蛇,蛇屬虫類,故誤易聲符「朕」之左旁為「虫」,而成「手寫字」,此誤一如「塍」訓稻中畦,畦係土埂,故誤易聲符「朕」之左旁為「土」,而成「堘」也。

「螣」字《說文》但音徒登切。《廣韻》增三音:徒登、直稔、徒得三切。《集韻》則收徒登、德敵二切。《重編國語辭典》收⑴ㄊㄜˋㄊㄥˊ二音,與《集韻》合。

異 體 字 B04354-003 𧑥 虫-12-18
注  音 ㄊㄜˋㄊㄥˊ
漢語拼音 ⑴tè ⑵téng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螣」之異體。音⑴ㄊㄜˋㄊㄥˊ

《字彙補.虫部》:「手寫字,徒登切,音騰。手寫字蛇能致風雨。」《康熙字典.虫部》:「《篇海》:『螣,亦作手寫字。』」考《四聲篇海》但云:「手寫字,徒登反,手寫字蛇,能興雲雨。」未云「手寫字」即「螣」。唯就字形而言,「螣」之小篆左旁實為「舟」,作「月」者,楷化之變形,如「朝」、「前」、「俞」之「月」,本皆為「舟」也。故「手寫字」與「螣」,實為一字,楷化變為二而已。今以「螣」為正體,則「手寫字」為異體。凡從舟作為偏旁之字,楷書多變作「月」,其俗體則多據小篆作「舟」。

異 體 字 B04354-006 𧖍 虫-21-27
注  音 ㄊㄜˋㄊㄥˊ
漢語拼音 ⑴tè ⑵téng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螣」之異體。音⑴ㄊㄜˋㄊㄥˊ

《字彙補.虫部》:「《說文長箋》:『手寫字,與螣同。』」《康熙字典.虫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虫部》同據《字彙補》云「手寫字」與「螣」同。

按:「手寫字」字,左旁本作「舟」形,以「螣」為蛇類、乃訛成「䖝」形,右旁則易為聲符「騰」,遂合而成「手寫字」字,為類例變化之新訛字。

◎「手寫字」,今標準字體作「𧖍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