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󰴈󰳾󰳷󰳿󰴅󰳽󰳼󰴀󰳺󰴁󰳹󰳸󰴇󷏠󰴄󰪘󹣸󹤜󰴃𡅻𧠮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639-001 𧠮 見-06-13
注  音 ㄏㄨㄢˋ
漢語拼音 hu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喚,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口,奐聲。」〈㗊部〉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㗊,手寫字聲。讀若讙。呼官切。」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㗊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也。從㗊,手寫字聲,讀若讙。」段氏云:「……手寫字、喚古今字也。」《字彙補.見部》:「手寫字,同喚。亦作手寫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見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見部》《漢語大字典.見部》並據引。《重訂直音篇.卷一.見部》:「手寫字,喚同。呼也。」此字或由手寫字,訛省而成。或見人時以雙口呼喚之,取會意。然則為後起新字也。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639-002 󰴄 口-12-15
注  音 ㄏㄨㄢˋ
漢語拼音 hu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喚,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口,奐聲。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二畫.喚字》引〈隋比丘尼修梵石室墓誌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歷代書法字彙.口部》引唐高宗〈淳化閣帖〉作「手寫字」。又引明〈莫如忠〉作「手寫字」,此字右下半之「手寫字」,當為草書楷化加點而成。引〈韻會〉作「手寫字」,則直接楷化成「手寫字」。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639-003 口-18-21
注  音 ㄏㄨㄢˋㄏㄨㄢ
漢語拼音 huàn #huā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「嚾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口,奐聲。」〈㗊部〉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㗊,手寫字聲。讀若讙。」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㗊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也。從㗊,手寫字聲,讀若讙。」《龍龕手鑑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古。手寫字,今,呼貫反。叫呼也。」「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,則「手寫字」亦為「喚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字今標準字體作「嚾」。《廣韻.去聲.換韻》:「手寫字,呼也。火貫切。嚾,上同。」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:「喚手寫字讙,呼玩切。《說文》手寫字也。或作手寫字。」《重訂直音篇.卷一.口部》「喚,呼玩切。呼也。」下列有「手寫字」字,云:「同上。」按聲符手寫字奐同紐同部,古音同。自可替換。文獻又有據,故可定「嚾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



#「嚾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0639-004 󰳷 口-09-12
注  音 ㄏㄨㄢˋ
漢語拼音 hu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「喚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為《說文解字.口部.新附》字。段注本《說文.㗊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也。從㗊,手寫字聲。讀若讙。」《說文解字.㗊部》段注云:「《廣雅》:手寫字,鳴也。《玉篇》云:手寫字,荒貫切。與手寫字同。……」其字已作「手寫字」矣。又《集韻.去聲.換韻》、《類篇.口部》、《字彙.口部》字並作「手寫字」。按《異體字例》,凡奐形多作手寫字。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0639-005 󰳸 口-11-14
注  音 ㄏㄨㄢˋ
漢語拼音 hu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呼也。從口,奐聲。」《龍龕手鑑.口部》:「手寫字,古。手寫字,今,呼貫反。叫呼也。」「嚾」為「喚」之異體,則「手寫字」可為「喚」之異體。又按《異體字例》,凡奐形多作手寫字。亦可知「手寫字」為「喚」之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