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󸉥󸉡󸉠󸉢𥔰󸉤󸉣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B02958-001 𥔰 石-10-15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砲」之異體。「砲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石部》:「音雹,『砲』,手寫字石貌也。」而《玉篇.石部》:「砲,石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:「砲,機石也。」三者義近可通。

手寫字」字始見《四聲篇海.石部》:「礮石,又軍戰石也。」並未言與「砲」之關係,然《正字通.石部》則曰:「手寫字,俗『礮」字。……舊本礮同砲,不知砲、礮俗改作『手寫字』,分手寫字、砲為二,亦非。」說是。按:「豹」,匹貌切;「包」,薄交切,二字音同,則「手寫字」之與「砲」,乃以同音字改易聲符也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2958-002 石-14-19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砲」之異體。「砲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石部》:「音雹,手寫字石貌也。」《玉篇.石部》:「砲,石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:「砲,機石也。」三者義近可通。

手寫字」字始見《四聲篇海.石部》:「匹貌切,礮石也。」(元刊本)而《字彙補.石部》則明曰:「手寫字,同『礮』。」按:「礮」為「砲」之異體,「手寫字」之與「礮」,恐是因形近傳鈔致訛者也,然字書有據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2958-003 石-16-21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礮」為「砲」之異體。「砲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石部》:「音雹,手寫字石貌也。」《玉篇.石部》:「砲,石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:「砲,機石也。」三者義近可通。

「礮」字見《廣韻.去聲.效韻》:「礮石,軍戰石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則曰:「『礮砲手寫字』,機石也。或從包、從豹。」《類篇.石部》從之,似以「礮」為正字,而「砲」為異體也,故《正字通.石部》:「礮,俗作『砲』。」按:「礮」從駮聲,駮、北角切,為獸名(《說文.馬部》:「駮獸,如馬,倨牙、食虎豹。」),而與「包」之薄交切古音同,則此字乃以同音字改易聲符也。依《集韻》所列,原以「礮」為正字,以「砲」為異體,今則反是,亦為異體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2958-004 󸉠 石-05-10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砲」之異體。「砲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石部》:「音雹,手寫字石貌也。」《玉篇.石部》:「砲,石也。」《集韻.去聲.效韻》:「砲,機石也。」三者義近可通。

手寫字」字見《四聲篇海.石部》:「疋夘切,石也。又音雹。」《佛教難字字典.石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石部》從之。

按:此字從「手寫字」,當是「包」之筆勢改易者,書家多為之,是形雖稍異而實同一字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B02958-006 󸉢 石-05-10
注  音 ㄆㄠˋ
漢語拼音 pào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砲」之異體。「砲」字始見《龍龕手鑑.石部》,曰:「音雹。砲手寫字,石貌也。又疋夘反,石也。」

手寫字」字僅見《佛教難字字典.石部》,以為「砲」之異體。審視「手寫字」、「砲」二字形,僅右上之「勹」之短長略有出入耳,當是書寫時筆勢改易者也,則「手寫字」字書雖僅一見,然以俗字例之,其為「砲」之異體,當可認定,故可收。

︿
TOP